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系统

汽轮机隔板裂纹缺陷的处理办法

作者:cnfd · 发布:2025-11-02 19:54 · 更新:2025-11-02 19:54 · 阅读:16

汽轮机隔板裂纹缺陷(也称“喷嘴隔板裂纹”或“隔板环裂纹”)是汽轮机常见的结构性故障之一,尤其在低压级和末级靠近湿汽区时最易发生。下面我分层次给你详细说明其成因、分类、处理办法、修复工艺和防止再发生措施


一、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

  1. 热疲劳与热应力集中
    • 启停频繁导致温差应力循环;
    • 隔板内外温度梯度大,焊缝或过渡圆角处易产生疲劳裂纹。
  2. 蒸汽冲蚀与湿汽腐蚀
    • 湿汽段长周期运行,腐蚀疲劳叠加;
    • 含水蒸汽在隔板前缘冲击形成微裂纹源。
  3. 结构应力集中
    • 隔板焊缝未完全过渡、转角锐利、铸件缺陷;
    • 旧机组早期设计中局部筋板厚度突变大。
  4. 振动与共振疲劳
    • 叶片或隔板共振频率接近转频或倍频;
    • 造成隔板环周期性高频应力。

二、裂纹位置与典型类型

裂纹类型常见位置特点
焊缝裂纹隔板与外环、内环焊缝处多为热疲劳裂纹,沿焊缝或热影响区发展
材料裂纹隔板本体(铸件或锻件)一般为缩孔延伸或疲劳裂纹
冲蚀裂纹蒸汽通道入口边缘冲蚀沟槽内萌生微裂纹,常伴随腐蚀产物
裂纹扩展穿透环壁或与密封部位相连严重影响强度与密封性能

三、缺陷检测与评定

  1. 无损检测
    • PT:焊缝表面、圆角、通道边缘;
    • MT:铁基材料隔板;
    • UT:确认裂纹深度;
    • 磁记忆检测:快速定位应力集中区。
  2. 裂纹评定
    • 深度 < 2 mm 且长度 < 30 mm → 可打磨修整;
    • 深度 2–5 mm 或沿焊缝延伸 → 可补焊修复;
    • 穿透或沿环壁延伸 → 一般需更换部件或局部割补。

四、处理办法

(1)轻微裂纹(表面型)


(2)中度裂纹(浅表至中深焊缝裂纹)


(3)严重裂纹(贯穿、长裂纹、热疲劳区多裂)


五、焊接修复注意事项

  1. 焊前彻底清除油污、氧化皮;
  2. 严禁在裂纹末端直接起弧,需钻止裂孔(φ3–5 mm);
  3. 层间温度控制在 150–250 ℃之间,防止热裂;
  4. 每层焊后锤击或针击消除应力;
  5. 修复完成后做全环PT/UT确认。

六、修后验证


七、防止再发生的措施

  1. 改进结构设计
    • 优化焊缝圆角,避免应力集中;
    • 改进筋板厚度过渡;
    • 对易裂区域增加导流孔或应力释放槽。
  2. 改善运行与启停管理
    • 减少冷启停频次;
    • 控制升温、降温速率(≤50 ℃/h);
    • 避免高温差急停机。
  3. 材料与工艺改进
    • 使用CrMoV类高强低合金钢或不锈钢;
    • 采用喷丸强化或表面喷涂抗裂涂层。
  4. 定期检测
    • 每次大修必须100%做PT或MT;
    • 对裂纹历史区域每隔一次小修重复检测。

八、典型判定参考

裂纹深度处理方式备注
<2 mm打磨+PT复查适用于热疲劳初期裂纹
2–5 mm坡口补焊焊后热处理
>5 mm或穿透割补或更换必须全检并复测几何